哪里?
这是一篇关于北京中轴线起点的探讨文章。
北京中轴线的起点究竟是哪里?
北京中轴线上,从钟鼓楼到永定门,气势恢宏的建筑序列令人叹为观止。然而,当人们追溯这条“脊梁”的源头时,一个问题便会浮现:这条伟大的轴线,它的起点究竟在哪里?
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,答案却并非唯一。它如同一枚多棱的宝石,从不同的角度观察,会折射出不同的光彩。目前,学界和公众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,它们共同构成了中轴线起点之说的丰富内涵。
观点一:永定门——空间秩序的南起点
这是最直观、也最被广泛接受的说法。在传统的北京城空间格局中,永定门作为外城的南大门,是进入北京城的首要关口。从永定门开始,向北经过正阳门、天安门、紫禁城、景山,直至钟鼓楼,形成了一条完整的、贯穿全城的建筑序列。
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非常充分:
地理标志明确: 永定门是实体建筑,是中轴线最南端的标志物。
历史功能清晰: 它是古代皇帝前往南苑狩猎或举行仪式的必经之门,也是从南方进入京城的要道。
现代申遗文本: 在《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》中,明确将“永定门”列为中轴线的南端起点。这使得该说法具有了官方和学术上的权威性。
因此,从物理空间和城市建筑的序列来看,将永定门视为中轴线的起点,是毋庸置疑的。
观点二:钟鼓楼——城市生活的北起点
与永定门相对应,钟鼓楼作为中轴线的北端点,同样可以被视为起点。在古代,钟鼓楼是京城的报时中心,暮鼓晨钟,规制着整个城市的作息。从时间秩序的角度看,一天的生活从钟鼓楼的声响中开始。
如果我们把中轴线想象成一条时间与空间的纽带,那么从钟鼓楼(时间之始)走向永定门(空间之南),也是一种合理的解读。因此,从城市生活节奏和北端端点的意义上讲,钟鼓楼作为“北起点”也完全成立。
观点三:正阳门——皇城礼仪的起点
这个观点更侧重于中轴线的“政治与礼仪”属性。在明清时期,永定门虽是外城城门,但真正的“皇城”是从正阳门(前门)开始的。正阳门是京城九门之首,专走龙车凤辇。皇帝祭天、出巡,皆由此门出入。
对于普通百姓和官员而言,穿过永定门进入的是外城,只有通过正阳门,才算真正进入了皇权核心区域。因此,从皇城礼仪和权力空间的角度,有人认为中轴线的“真正”起点,应该是象征着皇权开端的前门。
观点四:一个更宏大的构想——南起永定门,北至奥林匹克公园
随着时代的发展,北京中轴线的内涵在不断延展。在当代城市规划中,中轴线向北延伸,穿越奥林匹克公园,直达燕山山脉;向南也跨越了永定门,继续发展。
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后,奥林匹克公园内的森林公园、奥林匹克塔等建筑,构成了中轴线新的北端点。许多人认为,这条古老轴线的现代终点(或新起点),应该是奥林匹克塔,它象征着北京从古都走向现代国际都市的延续与新生。
结论:起点,是一个动态的文化概念
综上所述,“北京中轴线的起点究竟是哪里?”并没有一个唯一的答案。
从历史建筑遗存和申遗定位看,南起点是永定门。
从城市空间序列看,钟鼓楼是无可争议的北起点。
从皇权礼仪层面看,正阳门具有特殊的起点意义。
从当代城市发展看,奥林匹克公园成为了轴线新的北端。
与其纠结于一个固定的地理坐标,不如将中轴线的“起点”理解为一个动态的、多层次的文化概念。它既是一条物理上的线,也是一条时间上的线,更是一条承载着历史、政治、建筑和生活记忆的文化脊梁。
这条轴线的伟大之处,或许就在于它能够包容不同的起点,并将它们串联成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。无论我们从哪里开始阅读这部史诗,最终都会被它贯穿古今、统领城市的磅礴气魄所折服。
|
|